8
2023/10
最新文章

水療 Hydrotherapy

Share:

 

昨去了烏來泡湯 啊嘶真爽~
突然想起過去在醫院,很常有病人會問我:「泡澡、泡溫泉有沒有幫助?可不可以減輕疼痛?

我們來一起簡單認識水療,這邊討論的範圍不包括任和溫泉水質單純討論’泡’熱’水’有沒有止痛效果。

水療是印度、埃及、中國等古代文化中廣泛使用的自然療法之一。 以水當媒介,將溫度傳導給身體,快速升溫及冷卻。…
大家有看過或用過復健科的水療桶嗎?通常是分上肢與下肢,水溫介在40-42°C,開啟渦輪轉動,再把患部放進去15-20分鐘,還可以搭配治療師教導的運動在水中進行。

為什麼要開渦輪呢?有遇過這樣的體驗吧,泡澡時,身體靜置在水中保持不動的話,你會感覺鄰近皮膚的水變冷,但稍微撥動一下,又會感覺水溫暖了起來。 產生漩渦的用意是避免sealer effect密封效應,不讓鄰近皮膚的水分子形成密封層,影響溫度傳導。當水擾動的時候,也可以幫助移除壞死的組織、傷口、軟化疤痕組織。在水中運動時,可以藉由浮力、阻力增加關節活動度、肌力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水療好處
溫熱水-增加血液循環,讓發炎化學物,增加肌腱組織伸展性,進而減輕疼痛。
心裡效益 - 可能多於身理效應,就是舒服!焦慮掰掰!疼痛下降!(但研究尚不知道什麼原因促使這個好處)。
淨水壓 - 水施力於物體上的壓力,深度越深壓力越大,可以幫助壓縮靜脈,血液回流好,降低水腫。


其他水的特性,創造相對安全的運動環境與趣味性如
浮力 - 協助變換不同姿勢、減輕關節負擔、增加活動多變性。
水流流速 - 創造不同阻力、感覺回饋。

排除禁忌症,幾乎任何人都可以水療運動,如肌少症、帕金森氏症、孕婦、手術後、兒童…。 水療運動的水溫大約與人體相符,物理治療師評估後,設計水中運動,依個案狀況下水或在一旁指導。
國外的醫院水療/水中物理治療比台灣普及。亞洲第一家水中物理治療是在印度,酷斃了!

在台灣要將設備成本、維持費、品質控管…的費用轉移到消費者身上,接受度有待商榷…..

禁忌症

嚴重高血壓/低血壓 血栓性靜脈炎
發燒
有嚴重心臟與肺臟功能缺失
對溫度刺激過於敏感
周邊循環不佳者
膀胱腸道功能障礙失禁
心智不全或害怕水
皮膚癌與淋巴癌
出血傾向疾病: 如血友病等

上述部分疾病會根據水溫、浸泡程度有相對彈性空間,如不確定安不安全,可以詢問熟悉自己狀況的醫師診斷建議進行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結論
所以泡澡/ 泡溫泉可不可以止痛?
看人看症狀看情況!
主要止痛機轉是什麼? 不清楚!有可能心裡效益大過生理效益。

Reger, M., Kutschan, S., Freuding, M., Schmidt, T., Josfeld, L., & Huebner, J. (2022). Water therapies (hydrotherapy, balneotherapy or aqua therapy) for patients with cancer: A systematic review.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Oncology, 148(6), 1277-1297.
系統性回顧-癌症患者(乳癌居多),有些研究有顯著促進生活品質降低疼痛,但有些研究沒差,所以無法做出結論。

Verhagen, A. P., Bierma‐Zeinstra, S. M., Boers, M., Cardoso, J. R., Lambeck, J., de Bie, R., & de Vet, H. C. (2015). Balneotherapy (or spa therapy)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.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, (4).
系統性回顧-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泡在有礦物質的溫泉裡與其他水療比較,研究的品質不佳,降低疼痛上統計沒有顯著差異,沒有哪一項治療優於哪一項。 比較多數的研究是看水療運動和陸地運動,在中風、帕金森、腦性麻痺、膝關節炎…族群,生活品質、功能上有無進步,但不在這次討論範圍裡。

只要排除掉禁忌症,依照建議的劑量泡,泡完自己覺得有幫助,就繼續泡下去吧!

ps.以前一位肩膀術後的客戶,直接在礁溪買地蓋,可以每週從台北開去爽爽度假、泡自家溫泉,我認真羨慕。

以下非業配文!是有水療室的地方:
振興醫院復健科水療室
台北榮總復健科水療室
佳樂水物理/職能/語言治療所(據點在新竹以南)
苗栗大千醫院復健科有做兒童水療

資料來源:
Hecox B. (2006). Integrating physical agents in rehabilitation (2nd ed.). Pearson/Prentice Hall.
Reger, M., Kutschan, S., Freuding, M., Schmidt, T., Josfeld, L., & Huebner, J. (2022). Water therapies (hydrotherapy, balneotherapy or aqua therapy) for patients with cancer: A systematic review.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Oncology, 148(6), 1277-1297.
Vaidya, B., & Nakarmi, S. (2020). A qualitative study of patients’ beliefs and perception on medicinal properties of natural hot spring bath for musculoskeletal problems.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Public Health, 2020.


課  程  設  計